2015年9月23日 星期三

轉貼:農村土礱全台巡迴計畫:當一個跟阿公一樣的台灣人

文章摘錄自https://www.flyingv.cc/project/8183
我這三個職業,剛好涵蓋了一粒米從泥土到嘴唇的完整旅程。這次我想要帶動更多人記得台灣傳統稻米文化的美好,我想載著親手做的土礱(古早的碾米機),與上次爆米香巡迴全台各地認識的20位農夫朋友合作,讓各地的大人小孩親手推動土礱,把稻穀磨成糙米,把台灣古早時代的美好記憶留在下一代孩子的心中......(詳文可點選上列網址)

知農親農惜農尊農_來自咱糧學堂研習之反思1040923

農字的象形文字是分成兩部分,上方像田裡的雜草,下方則像一位手持蚌除草農夫的樣子。在耒、耜發明以前,古人常常會用堅硬的蚌殼來除掉田地裡的雜草。農字的象形文字如果仔細看,像極了一幅農夫的耕作圖。
--------------------------------------------------------------------------------------------------------------------------
農事繁忙
很多的孩子或許只有在文章或新聞報導中聽到這樣的字眼
因為產業型態的劇烈改變
孩子們在生活中接觸到農的機會相對減少很多
因為不了解,所以不懂得珍惜
不僅僅對食物不知惜福,更難對務農的點滴產生連結
透過食農教育的體驗、認識與反思
或許能給孩子們多些內心的感動而觸動珍惜和尊重這塊土地帶給我們的幸福

在這場研習終了前
有位老師分享了「知農親農惜農尊農」這八個字
讓現場的老師們均頻頻點頭而認同
對於生活於三田的我來說
更是深有所感
因為三田學區的所在位置就是農業區
孩子們自小就在這邊生活
所以當我們在推動食農教育時
應該不只是讓孩子在體驗的情境中去認識插秧、除草、施肥、收割、製作米食等活動
更應該帶著孩子在農業的「知識」中去多親近土地與農業的人事物
進而珍惜土地對我們的生活依存
乃至於重視土地存在的價值、尊重農事的辛苦與喜樂

感謝咱糧學堂分享的老師們


1040916食農教育_施肥去

勤耕良田,
透過老農的細細介紹
這群小農驚為天人,紛紛急切地想要試試這樣的施肥動作
經過老農的位置分配後
小農們便開始了一抓一撒的施肥動作

相簿連結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一粒米的故事_轉載至youtube

2014 樹德科技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系 畢業設計展「 洄游 Migration 」
稻米是傳統華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食,近年由於現代人對於稻米知識的誤解與異國料理­­的大量引進,導致稻米消費量逐年下滑。為了鼓勵大家重拾對米飯的熱愛,並將米食文化­推­廣至國際,本團隊製作一部關於稻米發展的趣味教學動畫「一粒米」,內容以稻米常識­、錯­誤迷思、代表人物、社會事件等串成一部教育性動畫片。片中透過親切的角色、順暢­的影像­風格與生動旁白,藉由小小一粒米,讓觀者加深對稻米文化之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