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礱介紹

我們都是礱的傳人
        早期台灣農家要將稻穀碾成米,就以「礱」來碾磨,使胚米與稻穀外殼分離。這種以竹、土、木為材料的礱,堪稱古早台灣農家所使用最原始的碾米機,台語稱為「土礱」。「間」是「室」的意思,因土礱多放置於貯藏室,故稱「土礱間」,為碾米廠的俗稱。
  土礱間是台灣農業、米食的重要記憶,約在清朝由漢人移墾時引進台灣。土壟外表採竹篾細密編織圍筐,裡面則以紅黏土加鹽水拌合而成,乾後硬度有如石材,上下座皆為圓形。上下座相吻合處各以質地堅硬的木角條嵌入再使之交錯,上座竹筐預留半截空地以存放稻穀,轉動上座時,稻穀即由漏斗狀孔流入木齒中碾破稻穀,胚米與外殼則由下座周圍緣溝流入承受的米籮。故「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不祇可形容農民下田種稻之辛勞,若用來形容費力轉動土礱來碾米的過程,其實更為傳神。
  「竹唇柴齒,食粟放米。」即在描寫土礱,其中「竹唇」係指邊緣竹編圍筐,「柴齒」則為土中嵌入之硬木角條,「食粟放米」係放入稻穀碾出米來;另有一則謎語曰:「圓圓埕、四角廳,鑼鼓響一下,兵馬走出城。」其中「圓埕」是指竹篾圍筐,「四角廳」係土礱上漏斗孔呈四方形,「鑼鼓響一下,兵馬走出城」是形容稻穀脫殼後,眾多米粒流入土礱緣溝內之狀。前者把土礱譬喻為人,後者甚至將它巧喻為軍隊操演,謎語充滿了趣味性,可見先民的智慧與譬喻之巧妙。
  稻穀脫了殼之後,因米與稻殼雜混,再以風鼓(鼓風扇)吹去稻殼,台語稱稻殼為「粗糠」,農家會將粗糠收集供傳統大灶的柴火使用或另拌合剩飯菜作為家禽飼料。



資料來源:http://www.lobsang.com.tw/epaper/9911/lbep9911.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